戴氏教育高考中心 https://www.dsjptxx.com 2006年李玉刚凭借男扮女装,唱女声在《星光大道》中一举夺冠。 为此让他灰暗的人生从此有了转折。 被破格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被中国歌舞剧院收编。 从此名利兼得。 尽管收获一众粉丝,拿下众多荣誉,但他的反串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 回顾自己的表演,他想: 或许我也能是个角!能成为下一个梅兰芳! 为此他将戏曲融入自己的歌里,唱了一首《新贵妃醉酒》。 一曲唱罢,李玉刚缓缓起身,他的惊艳亮相引得观众掌声连连。 可观众席中一位老人怫然作色,愤然离席,只留下惊愕的观众与尴尬的李玉刚。 这位老人正是梅葆玖,他与李玉刚结下的梁子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段鲜有人知的往事。 01 在出道前夕,李玉刚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惨淡。 贫穷的原生家庭,凄惨的童年,恶劣的生活环境。 在他以为能凭借知识改变命运时,却发现了现实的无奈。 家里拿不出他8000块的学费,即使是砸锅卖铁。 李玉刚也没有强求,他背上行囊走向社会,留给父母的只有一句: “我不读书也能打拼出好成绩。” 初次进入社会,没有防备心,刚走出家门,就被黑心中介骗去了仅有的200块钱。 身无分文的他只能每天睡在医院的候诊椅子,靠别人施舍的粥过活。 为了生存,他做过家政,当过服务员,当过舞厅常驻歌手。 甚至在走投无路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直至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发现了唱女声是可以赚钱的, 于是他开始学习妩媚的眼神,练习舞蹈,展现优美的身段。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成功地被世人注意到, 尽管这些眼神是不屑的、异样的,但是他从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做这样的事情,骨子里是抗拒的。” 尽管刻意不去翘兰花指、不改变说话的腔调,他依旧受尽非议。 路是自己选的,咬牙也得坚持。 2006年,李玉刚凭借反串成功在《星光大道》一举成名。 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李玉刚收获了一众好评,并被称为“新男旦”的代言人。 对此引发了京剧界的不满。 师出无名,能够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实属是让业界人不解。 之后的李玉刚并没有因此低调,在2010年他又发布了歌曲《新贵妃醉酒》。 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很快就风靡全国。 提到《新贵妃醉酒》,梅兰芳的《新贵妃醉酒》必然被提及。 于是有好事媒体走到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的面前,问: “如何看待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 这时的梅葆玖还没有太关注李玉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艺术形式是多样的,李玉刚作为一个民间艺人,能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 随着李玉刚的名气越来越大,外界传出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口号。 当这些话传到梅葆玖耳中时,他极为不悦: “男旦本该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不该被庸俗化用来取悦观众。” “李玉刚不是京剧演员。” 02 说起京剧演员,梅兰芳肯定都不陌生。 梅兰芳是中国近代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是远近闻名的戏曲大师, 与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并称“四大名旦”。 “如果三哥还在,我可能跟四哥、五哥一样,做我想做的工程师了。小时候也不必如此辛苦,一边努力读书,一边拼命学习了。” 梅葆玖是梅兰芳的小儿子,在他的上面还有8位哥哥1个姐姐。 一开始梅兰芳的指定继承人并不是他,而是他三哥梅葆琪。 梅葆琪长相与梅兰芳神似,尤其是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更为传神。 为了训练梅葆琪,梅兰芳每次演出都会将他带在身边。 梅葆琪继承了父亲优良的基因,天资聪颖,学戏很快,成为继承人也是铁板钉钉的事。 但铁板钉钉的事情也抵不过天灾人祸,在8岁那年,梅葆琪突发白喉不幸夭折。 而梅葆琪的逝世也让继承人的位置空了出来。 梅派传承最重要的便是长相漂亮,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男旦的要求。 梅兰芳一众孩子中,除却一个姑娘,就剩下了梅葆玖最为合适了。 1961年,梅兰芳去世,梅兰芳京剧团的担子就落在了梅葆玖的身上。 事实上,梅葆玖一开始对戏曲的兴趣是来自于家族传承,是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不愿承受这场戏的孤独与单调。 年轻人总有自己的自由和浪漫。 他自由自在,不受拘束,为了与女友约会,不止一次地错过登台表演的机会。 在他的心中,只要有三哥在,自己就不用费劲去学戏。 在那个爱玩的年纪,他根本没有心思踏实学戏,错过了众多戏曲的表演技巧。 等到担子真正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懵了。 无可奈何,尽管是个浪子,但家族的责任一直铭记于心。 彼时的梅葆玖已经13岁了,过了最适宜的学戏年龄。 很多身段姿势都是无法做到完美的,就连梅葆玖的戏迷都在调侃“玖爷没腰”。 就连梅兰芳也认为他不是完美的接班人,但没有其他选择。 等到梅兰芳去世,梅葆玖依旧没有从浑浑噩噩中走出来, 他麻木的学着戏曲,麻木的看着梅剧团被迫解散。 等到他幡然醒悟时,已经物是人非了。 在演了一段时间的样板戏后,他突然理解了父亲的不易和坚持。 同时他也清楚了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要。 于是他重新学戏,一次次演绎联系父亲的经典剧目,扛着“梅派”的旗帜, 直至寻得了一份成绩,将旗帜牢牢地稳住。 身段不行就苦练基本功,唱腔不行就拜了王幼卿为师。 在他小有成就的时候,李玉刚才刚刚出生。 03 梅葆玖因梅兰芳的名气,在京剧圈中闯荡的还算顺遂,遇到了不少前辈的照料。 之后梅葆玖又积攒下了不少的人脉和资源。 也就是说,就算之后梅葆玖与李玉刚没有争论,李玉刚用梅派自居就能让他受到排挤。 或许有人会说梅葆玖容不下新鲜血液,太过计较。 如果结合他的生平来看,一切就成了理所当然。 从梅葆玖真正体会到了京剧的韵味,手举梅派大旗,头顶梅兰芳的光环时, 他能做的就是做好父亲的继承人,将京剧发扬光大。 虽然天赋与造诣远远不及父亲,但他依旧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京剧中, 一生无儿无女,教授学生、发扬梅派,是当之无愧的梅派领军人物。 为了让京剧得到更多人的喜爱,他没有固步自封,没有排除异己, 反而是结合多种表现方式,让梅派走进大众心中, 不至于太过枯燥,也不至于失了本心。 就算这样,他也从未想过自己能与父亲相提并论,也没想过自己能够成为梅派的代表。 偏偏这个时候,一个师出无名, 从未系统了解过京剧的人坦然地接受了“前有梅兰芳,后有李玉刚”的称赞。 这番言论在梅葆玖看来,不仅是狂妄自大,更是对父亲梅兰芳、对梅派的极大的不尊重。 “梅葆玖先生是一个把京剧当命的人” 一个将京剧视为生命的人怎么能忍受别人触碰自己的底线。 于是一向不问世事的梅葆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那种打起梅兰芳先生的旗号,我们表示强烈抗议。男旦本来就是一种很纯粹的艺术,却被庸俗化用来取悦观众,成为博人一笑的小丑” 这话针对性极强,此时的李玉刚正凭借《新贵妃醉酒》吸引了一众粉丝。 并亲切地称呼他为“玉先生”。 面对梅葆玖的讨伐,李玉刚并没有放在心上,但粉丝却不允许自己的偶像被诋毁。 于是部分不明真相的粉丝直接开怼: “不就是因为玉先生把京剧唱火了,遭到了一些老派的眼红吗?” 从当初穷困潦倒的穷人到籍籍无名的新人再到众星捧月的“明星”。 这一跨度让李玉刚不禁有些飘飘然。 有了粉丝的拥护,他更是大言不惭地说道: “虽然有人不承认我的艺术,但是新世纪的男旦演员,没几个能像我这么红。” 李玉刚能进入歌剧舞剧院是因为院长林文增说的: “作为文化部直属的9大院团之一,需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也就是招纳民间草根艺人,李玉刚恰好赶上了这个时候。 能够进入剧院,他也是有一点本事的,他的表现方式是被世人和业界接受的, 但就因他自诩师从梅派,唱的是京剧,才导致内行人对他的群起而攻之。 他依靠这种技艺吃饭,一边厌恶人们对他不男不女的评价,一边又将其作为吃饭的工具, 这不是京剧精神,不是梅派精神,更不是传统艺术。 很显然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在一次央视晚会中再次冒犯梅派。 在主持人介绍完李玉刚的成绩后,李玉刚接过话筒说了一句: “我代表博大精深的梅派艺术,向全国观众表示衷心的问候。” 继而发生了开头写的那幕,梅葆玖离开很久后, 才有人好心提醒李玉刚: “在京剧这个讲究传承和名分的行当里,没有拜师入门的人,根本没资格代表梅派。” 李玉刚的自以为是显然触碰到了梅葆玖的逆鳞, 为此梅葆玖再次发声明称:自己至死都不会原谅李玉刚。 两人的矛盾到达了巅峰,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李玉刚的事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不仅演出骤然变少,收入越来越低,还错失了出演影视剧《梅兰芳》的资格。 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没想到因此受到抵制错失出演机会。 等了很久才等到《吐槽大会》的邀请,在节目中李诞针对李玉刚丝毫不留情, 称他:“李玉刚老师唱的根本不是京剧,就是赝品,和梅兰芳相比就好比清明上河图和2B铅笔作画的区别。 仔细一看,画的也不是清明上河图,而是北京堵车。但是拿到非洲去,非洲人还是会说:哇,中国传统文化。” 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 李玉刚不愿再回到从前那样贫困的生活,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他认为自己事业的受创是梅派的报复,于是找到了王昆,希望他能帮自己求情。 王昆在曲艺界的声望很高,是梅葆玖的前辈,说不定她出面就有转机。 王昆对李玉刚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还是自己给梅兰芳京剧院写一封道歉信,讲一讲你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让梅家感受到你对京剧的热忱,讲讲你的心路历程,或许有用。” 听到王昆这么说,李玉刚写下了道歉信,却迟迟没送。 只是在社交平台发了:我向历史低头,现实却让我昂首。我只能这样做,历史给我的选择,只能自己拼出一条生路,一个人行进在孤独的路上,有时孤单,有时向着前方的路,渐渐地,渐渐地落下微笑。 2006年,梅葆玖因病去世,与世长辞,享年82岁。 直至离世也没有让他等到李玉刚的道歉。 梅葆玖先生一生无儿无女,却拥有49个徒弟,成为四大名旦中弟子数量最多的派系。 他的一生都在弘扬京剧和梅派。 或许你从未听过他的著作,但他的成绩却是不可磨灭的。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