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给孩子的科技史》吴军博士专为孩子写的科技发展大历史

2022-01-27| 发布者: YY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穿上衣服的吗?你知道这个谜题的破解并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来自一位遗传学家的灵感吗?......
南京刑事辩护律师 http://www.148ah.com/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穿上衣服的吗?你知道这个谜题的破解并不是考古学家,而是来自一位遗传学家的灵感吗?

1999年的一天,德国遗传学家马克·斯托金的儿子从学校带回来一张便条。便条上说有学生的头上出现了虱子,要大家注意个人卫生。

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给这位科学家带来了灵感——虱子是寄生虫,离开人体表面温暖的环境后,活不过24小时。头上的虱子叫“头虱”,衣服上的虱子叫“体虱”,它们属于不同的种类,身体结构大相径庭。当人类褪去满身的体毛时,虱子在人身上的活动范围就只剩下头发了,这就是头虱。在人类穿上衣服时,虱子也会变异出新的种类,这就是体虱。我们只要掌握体虱出现的时间,不就可以推算出人类褪去体毛,也就是穿上衣服的大概时间了吗?

斯托金通过比较不同虱子的基因差异,根据虱子基因变异的速度,推算出了体虱出现的时间。大约在7.2万年前。注意,这里的“穿上衣服”,指的是人类将动物的毛皮裹在身上保暖。毕竟人类纺织技能的解锁是在大约4500年前。

这则小故事摘自吴军博士所著的《给孩子的科技史》一书。

吴军博士,“文津图书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得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曾出版过多部科技类畅销图书,其中本书蓝本《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荣获“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入围“中国好书”,入选“文津图书奖”。

在《给孩子的科技史》一书中,吴军博士用1000多个有趣有料的知识点,300多幅Q萌的手绘插图,讲述了人类从用石头砸开坚果到展望星际旅行,100多万年来的科学趣闻和发明逸事,让我们一睹176万年的科技发展大历史。

不得不说,吴军博士的这本书还是很有趣的,书中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将原本枯燥的历史讲得风趣极了。

书中不仅用彩色图画形象地描绘出每个历史节点,还有小黑板敲重点,特定的关键词还做了加粗加色来突出体现,让读者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书中还结合现代生活进行了一些有趣的比喻:比如茅屋刚被创造出来时,很多人并不愿意离开山洞去住茅屋,他们认为茅屋远没有山洞宽敞舒适。简易的茅屋只是被临时用来遮风挡雨。与宽大的山洞相比,就近搭建的茅屋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更方便地工作。这就像今天的我们,宁可在工作机会较多的城市中买房,也不愿意住到偏远地区的大宅子里一样。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诙谐幽默的语句:

比如,距今10万年到5万年之间,现在智人走出生活了几十万代的炎热非洲,踏上了严寒的欧亚大陆。配图文字是,走出非洲,走向世界。

比如,人类开始穿着兽皮时的配图文字是,穿上这套豹纹,我就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再比如,人类开始播种耕种时,配图的一段文字是,刀耕火种,随缘发芽。

因为有这些有趣的故事和诙谐的语句,历史由刻板的某年某月某日某事的数字+年代+事件的枯燥组合,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有趣故事串联起来的“故事书”。并且是孩子很感兴趣爱不释手的“故事书”。

本书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张泉灵、李永乐、俞敏洪以及混子哥的赞赏推荐。《半小时漫画》系列作者混子哥表示:我更喜欢科技史是因为它在所有历史中更硬核、更逻辑、更清晰。读完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脑子里好像长出了一棵繁茂的人类科技树。人们今天的工作、生活以及文化特点,都能在书中找到源头。

都说一本好说就是能够吸引住它的读者,并让读者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想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便是这样一本好书。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YY资讯网 X3.2  © 2015-2020 YY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