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泉源堂冲刺IPO:药房新零售进入拼刺刀时代

2022-01-12| 发布者: YY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解奥王文华从新三板摘牌三年后,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源堂”)于2021年7月向港交所递......
白癜风专家

解奥王文华

从新三板摘牌三年后,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泉源堂”)于2021年7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然而,出师不利,递表半年后,招股书失效。近日,泉源堂再次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连年亏损的药房新零售商业模式能被港交所认可吗?

四年累计亏损超6亿

1902年,川西名医李希臣在成都创立泉源堂医馆,开馆行医。2012年,李希臣第四代传人李灿重拾泉源堂品牌,成立成都泉源堂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进军医药零售领域。2014年,泉源堂试水医药电商,组建医药电商团队。

2015年8月,泉源堂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为谋求更大的融资平台,2018年7月,泉源堂从新三板摘牌,摘牌前的总市值为4.09亿元。

按照招股书的描述,泉源堂主要经营全渠道零售药房业务,并为客户提供SaaS解决方案服务。全渠道零售药房业务主要包括:新零售业务包括线下零售药房及O2O零售业务,B2C零售业务,此外还向行业客户(包括零售药房客户及上游制药企业)提供SaaS解决方案服务。

2018年至2021年,泉源堂大举扩张线下门店。零售药房门店数目由2018年的85家扩展到2021年9月末的426家。根据最新招股书,泉源堂目前的业务覆盖国内15座城市,包括成都、重庆、广州、上海、深圳、郑州及西安等一线及新一线医药消费市场,已设立471间线下零售药店。

急剧扩张背后,泉源堂连年亏损。2018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泉源堂实现营收分别为5.76亿元、8.58亿元、12.49亿元、12.81亿元,对应的毛利分别为7740万元、1.66亿元、2.59亿元、2.6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3.4%、19.4%、20.8%、20.7%。净亏损分别为9343.1万元、1.66亿元、1.55亿元、2.22亿元。

泉源堂表示,净亏损主要是由于持续扩张线下零售药房网络。在药房层面,零售药房的开业于实现盈利之间存在时滞,新零售药房在产生利润之前会产生租赁开支、员工成本及其他投资成本。

收入成本及履约费用占成本及开支总额的绝大部分,主要包括产品成本、物流成本及与线下药房有关的员工成本及租赁费用。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9月末,泉源堂收入成本分别为4.99亿元、6.92亿元、9.9亿元、10.16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86.6%、80.6%、79.2%、79.3%。履约费用分别为1.14亿元、2.28亿元、2.92亿元、3.32亿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19.9%、26.6%、23.4%、25.9%。

烧钱能烧出结果吗?

行业里面,亏损的不止泉源堂一家,业务同质化下,它们都在大举烧钱扩张,攻城掠地。

作为医药电商的又一代表性企业,叮当快药于2021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然而,上市最终折戟,2021年12月,叮当快药招股书失效。

叮当快药的业务包括两大部分,分别为O2O送药上门服务和线下实体药店叮当智慧药房。2016年,主打“28分钟送药上门”的叮当快药从轻资产转型重资产,布局线下自营店“叮当智慧药房”,并在2020年推出“千城万店”战略。

高昂的成本,导致叮当快药业绩承压,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叮当快药营收分别为5.85亿元、12.76亿元、22.29亿元、7.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1.03亿元、2.74亿元、9.2亿元和7.67亿元,累计亏损超20亿元。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叮当快药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为1.4亿元、2.79亿元、4.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4.1%、21.8%、19.8%。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渠道零售药房市场规模由2016年149亿元增至2020年的122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9.2%,预期于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6197亿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7.9%。

尽管市场规模可观,但对于泉源堂和叮当快药这种全渠道零售药房而言,既要扩张规模从老百姓大药房、丰益药房等传统线下药店抢食蛋糕,又要与阿里、京东、美团三巨头在线上市场分庭抗礼,仅靠烧钱能烧出结果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YY资讯网 X3.2  © 2015-2020 YY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