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是在热血的英雄豪情和智慧的权谋中,也忍不住感叹塑于历史洪流中各路人马的命运——胜败与悲欢。 最近,小盛重读三国的时候,发现点有意思的事情,站在失利者的视角来看,竟有些想相通之处。今天,小盛带你走进过度自信理论~ 首先,我们来重温两个小故事: 曹操在夺取荆州后,马不停蹄,计划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统一全国的宏愿。但是由于骄傲轻敌,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赤壁,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 关羽镇守荆州时,出兵攻打曹操,由于过于自信,认为江东都是鼠辈,不敢进攻荆州,因此没有设防,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从以少胜多的官渡大战,到火烧赤壁后的败走华容道;从过意气风发的五关斩六站到大意失荆州后的败走麦城。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细想会发现导致曹操和关羽的失败本质是一样的——过度自信。 那么,什么是过度自信呢? 过度自信理论是指由于受到诸多信念、情绪、偏见和感觉等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常常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 以史为鉴,警惕过度自信。 感慨过往人物失意的同时,更多的是从中获取经验教训。除了上述两位,还有同期的大意失长亭的马谡;早些时候的无颜过江东的西楚霸王项羽等等,过度自信的危害可见一斑。放在当下来看,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日常行事,都要坚持清晰、理性的认知,警惕因过度自信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投资中,过度自信表现为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市场风险,两者相加之后,在偏信自己是唯一正确的情况下,做出不理智的判断选择。具体来看,过度自信的投资者总认为自己有强大的择时能力或者信息判断的能力,故而很容易频繁地进行交易,希望以自己的能力赚取更高收益。 但是,根据过往数据表明,这样做并不能获得更高收益。近期,某《权益类基金投资者调研白皮书》数据更是显示,月客户交易频率超过20的平均收益率不足仅交易1次或者不操作的三分之一。这个结果其实是显而易见的,投资市场十分复杂,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预测,更别说普通投资者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客观地看待自身能力,谨慎对对待自己的资金,警惕“过度自信”。 关于具体做法,小盛有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认识市场风险,养成防范风险的意识,并做好应对突发行情的准备。 2、提高自我认知,警惕夸大对投资的判断、控制能力。 3、术业有专攻,不妨把资金交给更专业的人士打理。 4、学会“偷懒”,减少跟风追涨杀跌,养成长期投资的好习惯。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拘泥于须臾涨跌。好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不嫌早也不怕晚,从当下开始,有意识的审视自己是否容易产生“过度自信”的行为,慢慢养成好的习惯,相信,会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文章来源:长盛基金) 跨境收款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