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十五年前买基金的人 现在赚多少钱了?

2021-10-31| 发布者: YY资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最近,我听到不少朋友在抱怨:“前两年基金行情大好,涨得太多了,使得现在的市场,有点小贵。”确实,你看......
搜视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ousp.net

   最近,我听到不少朋友在抱怨:

  “前两年基金行情大好,涨得太多了,使得现在的市场,有点小贵。”

  确实,你看食品饮料指数,都跌小半年了,市盈率还是比过去85.01%的时间高。

  新能源车也是,一直在高估区,虽然很看好,但也不太敢放开手干。

  “唉,要是早几年就开始买基金就好了。”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基金买在n年前的人,现在都赚多少钱了?

  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复盘,在过去每年的第一个交易日买入,一直拿到2020年底的收益情况。

  我们以5年为一组来复盘,这是上证指数的历史走势图。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在这里,我们用不同类型的基金指数代替各类基金的收益。(基金指数只能反映整体收益,不能概括所有基金的具体情况)

  第一张表,是在最近五年年初买入的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我们发现,不论是哪一类基金指数还是沪深300,都是赚钱的。

  就偏股混合型基金来说,由于买入的点位不同,年化收益率在11.82%到56.86%不等。

  最惨的是2016年初,刚买入就“喜提”了惨烈的熔断行情,年化收益只有11.82%。

  比较幸福的是近两年,从2018年的坑里爬起来,基金迎来一波牛市,年化收益达到了恐怖的50%以上。

  甚至,2019年初入场的人,已经翻倍了。

  相比之下,平衡型和偏债型基金承受的风险和波动小,收益也略低一点。

  这一组数据,时间期限比较短,波动很大,反映基金的长期收益情况并不准确。

  第二张表,是在2011年-2015年,年初买入的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这五年买入,也是赚钱的,只不过时间一拉长,牛熊一稀释,夸张的收益率就没有了。

  偏股型指数,年化收益率落在11.25%-17.77%之间。

  我们看上证指数的走势图,这五年是泾渭分明的两部分,上半程是阴跌不止,下半程是一轮疯牛。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有个细节,年化最高的一年,是买在2014年初,也就是图里阴跌三年后,最低的那一段。

  而年化最低的一年,是买在2011年初,也就是经历两年的上涨后。

  说明好的投资机会,真的是跌出来的呀。

  第三张表,是在2006年-2010年,年初买入的情况。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如果在15年前,也就是2006年年初买入偏股型基金指数,到2020年年底,累计收益率将超过1100%。

  当时的10万,会变成114万。也就是说,十一倍有余,非常夸张了。原因是2006年是个大底部,也是2007年大牛市的起点。

  而如果在2008年初,那个大牛市的顶点买入,收益率就要低得多了,十几年下来只翻了一倍,年化收益率为7.25%。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除去这两个略显极端的时点,第三张表中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年化在10%-15%这个范围。

  这是十几年的数据,有很强的说服力,基本可以反映基金的赚钱效应。

  什么?基金的长期收益只有这点,怎么跟印象里不太一样?

  宝,想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纽约时报评选的“20世纪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约翰邓普顿,长期年化收益率约13.5%。

  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55年年化收益率约20%。

  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30年年化收益率约20%。

  避险基金教父朱利安罗伯逊,20年年化复合收益率约25%。

  蜚声中外的投资大师,基本都在这个水平上,所以10%-15%的长期收益率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划重点,长期,长期,长期!

  如果只是短期,这个规律并不有效,不信你看。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1.9.30,不作投资推荐)

  单独拿出一两年,波动大的很,完全看不出跟10%-15%的收益率有啥关系。

  短时间内翻倍很正常,腰斩也是家常便饭。

  时而“欲上青天揽明月”,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

  但市场涨再高,总要调整,跌再多,也总会反弹。

  一双看不见的大手,把长期赚钱效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推着指数地颠颠簸簸地前行。

  投资中有句名言:一年五倍者如过江之鲫,五年一倍者却寥如晨星。

  有时候,行情好,运气好,踩中一个大风口,翻几倍都不足为奇。

  这时,我们对投资充满信心,欲取空中月,要摘天上星。

  年底提台车,明年换套房,三年用度不愁,五年财富自由。

  但如《喜帖街》歌中所唱:好景不会每日常在,天梯不可只往上爬。

  风口一过,一切便要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向地面回归。

  这个向下的过程,会让我们痛苦、失意、或是对投资心灰意冷。

  甚至抱怨,“股市还是早点关门吧。”

  但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到底哪一种态度更理性呢?

  插播一则小故事。一次,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时,寺前的幡旗被风吹起。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幡旗在动,众人议论不已。

  六祖慧能说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其实,股市从诞生那天起就是起伏不休,波动不息的,几百年来从未变过。

  就像天气,晴天抑或是雨天,都是常态,没有人会因此怀疑气候变了。

  在市场中,随之起伏的,往往只是我们自己的情绪。

  如果无法承受波动、控制心态,那么离开自然是理智之选。

  但所谓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低波动的产品,收益率较权益类产品往往要低一些。

  如果追求高收益,选择接受,那么习惯起伏,适应波动就是一门必修课。

  巴菲特说:我很理性。很多人比我智商更高,很多人也比我工作时间更长、更努力,但我做事更加理性。你必须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让情感左右你的理智。

  希望大家都能坦然面对投资这场修行。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原标题:十五年前买基金的人,现在赚多少钱了?)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YY资讯网 X3.2  © 2015-2020 YY资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