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以后,没有校外辅导机构,没有线上教育,学校是唯一的“战场”; 而我们的孩子也唯有更加努力,才能拥有把梦想照进现实的机会和希望。 作者|葡萄妈 孩子,还有两天就要开学了,马上你就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玩了快一整个暑假的你,直到昨天还在急急忙忙地赶暑假作业。 前几天,我接到了补习班老师的电话,说补习班暂停上课。 当你得知这件事后,顿时开心得手舞足蹈,说: “那我是不是就可以多看一会儿电视了呀?” 我话还没说完,你就跑去打开电视看奥特曼。 这一看,就看了一下午。 妈妈好几次提醒你写作业,你嘴上答应着,眼睛却没离开过电视。 逼得妈妈只能拔掉电视电源,你才不情不愿地回到书桌前写作业。 孩子,也许你认为开学以后,不用上补习班,学校作业也少了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但是,妈妈非常认真地告诉你: 这个学期开学的意义,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 “双减”过后 学校就是你唯一的战场 在你暑假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 简单地说,就是你的作业少了,你的课外辅导机构也面临着整顿、取缔。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笑得特别高兴。 看着你天真的笑脸,妈妈却在为你的未来忧愁。 这几年,一提到辅导班,你就一脸不情愿。 你总说,妈妈是暴君,总是逼着你去上课。 却不知道,这是妈妈对你学习上的补救。 几乎每次开家长会,都会有老师跟我说: 你上课总是喜欢分神,一会儿看着窗外发呆,一会儿在课桌下面不知道捣鼓什么。 一节课下来,老师讲了什么你都没听到。 一看你的成绩单,各科分数都在及格线上徘徊。 妈妈很清楚,小学基础不打牢,上了初中你只会更吃亏。 所以妈妈不顾你的反对,给你报了补习班。 每次去上补习班,你都非常抗拒,一路嚷嚷着累,喊着困。 孩子,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但是,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也一定会有反馈。 在补习班老师的帮助下,你落下的知识终于一点点补回来,成绩也一点点进步。 在期末考的时候,你的成绩提高了不少,就连老师都向妈妈夸你,说你进步很大。 而现在“双减”政策出来了,以前,你上课浑水摸鱼,爸妈还能给你报补习班追上。 现在你不听课,落后了就是落后了,没有补习班再帮你提高了。 “双减”之后,学校就是你唯一的战场。 你和其他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 你若是放弃了课堂,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如果你落后了,那就是落后了。 就算了后悔了,想重来了,也为时已晚。 中考是一场筛选 一半孩子将上不了高中 还有一个残忍的事实妈妈不得不告诉你。 “双减”减的是作业量,但是你的升学压力,还在身上。 去年,妈妈看过一条新闻。 湖南怀化,有将近800名高一新生被清退,被划入职高。 被清退的原因就是: 这些同学的中考成绩并没有达到当地普高最低的录取分数,学校属于违规招录。 江苏泰州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民办中学)至少38名学生,上了一学期课以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学籍。 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中考分数没达标。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学校超过教育局为其划定的招生计划招生,违反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1∶1分流的政策。” 我还记得,有个被清退的学生的妈妈,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非常无助。 她的女儿中考391分,按照这个成绩,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 但是女儿非常后悔,她想读高中,想参加高考,所以求着妈妈帮帮她。 于是妈妈就帮女儿选择了一所可以“低分录取”的民办高中,交了高昂的学费。 没想到,她的女儿最后还是被清退,不能继续上高中。 孩子,妈妈要告诉你,不是每次失败,都有退路,也不是每次后悔,都有后悔药。 你不努力,就会被逐渐淘汰。 对现在懵懵懂懂的你来说,可能不上高中也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妈妈要告诉你,上不上高中,对你未来的生活影响巨大。 教育的分层 也是社会的分层 还记得你跟妈妈说过,等你长大以后,想成为一个非常厉害的警察,把所有坏人都抓起来。 妈妈为你的想法感到自豪。 但是,孩子,当警察也是有门槛的。 自从你说想当警察后,妈妈就特意浏览过很多相关单位的招聘信息。其中一条就是: 报考要求具备招录岗位的学历。 而在详细的岗位表格里,学历要求基本都是本科起步。 越是高级别的岗位,对学历的要求就越高。 虽然不是所有工作都需要学历门槛,但是很多工作,你的学历决定了你的上限。 你还记不记得有一次,妈妈和你一起看了一个纪录片,叫《18岁上的流水线》。 里面有一个姐姐,很喜欢美术和音乐,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一个设计师。 可惜,中考的时候,因为文化课的成绩实在太差,连高中都没有考上。 她只能读完中专就出来工作,当初的梦想,也在谋生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还有一个哥哥,26岁就已经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 这10年里,他几乎没有休息过。 一天要工作11小时,黑白两班倒,经常要加班,但是薪水基本没什么变化。 他想换工作,但是因为学历不符合招聘条件,投出去的简历都石沉大海。 他们一直都想走到更远的地方,可是学历成了他们的瓶颈。 你可能会说,也有小学毕业的人,最后成了老板。 可妈妈想跟你说,这些都是“幸存者偏差”。 真正的草根逆袭,屈指可数。 就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储殷教授说: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教育都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 而上不上大学,你的未来真的不一样。 网上曾经有几张真实的对比图: 有的人,只能一家人挤在阴暗狭小的出租屋里,艰苦生活。 有的人,却能住在宽敞明亮的公寓里,舒适生活。 有的人,只能神情木讷地在路边摆个小摊卖衣服。 有的人,却能走进高端的商场,买下好看的衣服。 有的人,下班了只能买一个便宜的盒饭,蹲在路边匆忙吞咽,然后重新回去工作。 有的人,下班了还能和三五好友去一家环境优美的餐厅小憩一番。 不同圈层的人们,生活的模样和方式泾渭分明。 孩子,妈妈想告诉你,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差距的,恰恰是一个人的学识和认知。 在每一个你不学习的日子里,时间都在悄悄拉开你和别人的差距。 当你被留在原地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往上走了一层楼。 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你想要的生活,你就要不断努力。 双减之后 学习只能靠你自己 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爸爸妈妈能给你的帮助也越来越少。 以前我们还可以努力赚钱,为你报补习班,努力买学区房,但是这些现在都不行了。 现在,爸妈能为你提供的只是无后顾之忧的学习环境,学习本身还是要靠你自己。 孩子,你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 妈妈还记得去年的华为“天才少年”里,有一个女孩叫姚婷,年薪高达156万。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她是父母用钱“堆出来的天才”。 事实上,她的父母只是普通人,没什么特殊背景。 她中考成绩只有2A4B,高中也不是什么名校。 她能走到这个高度,靠的是她自己的自律和认真。 她不需要父母或老师来告诉她要做什么,她自己早已规划好每天的学习。 孩子,学习是靠自觉的。 如果你不想学,就算爸妈为你付出再多,都是无用的。 你还记不记得隔壁家的小文哥哥。 他的爸爸是生意人,妈妈是高中老师。 从小,他的父母就给了他最好的资源和教育,但是小文哥哥一直爱玩,只有在父母逼迫和监督下,才敷衍地看几分钟书。 最后,他的中考成绩非常差,只能去读个职高。 孩子,妈妈要告诉你,父母给予的一切,只是一份助力,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你,才是自己人生的主宰者。 自律者出众,懒散者出局。 就像西奥多·罗斯福曾说的: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你对自己多一点克制,你就会变得更加强而有力。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明白: “双减”减去的,是一份超负荷的学习作业,它没有减去学习的目标和意义。 如果你长大以后,想完成你的梦想,现在就要开始努力了。 因为,努力也是有时限的。 蔡康永曾经说过一番话,妈妈特别想分享给你: “孩子,你在13岁的时候觉得学游泳很累,不想学,等到23岁时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能说,我不会耶。在你15岁的时候觉得学英语很难,不想学,等到25岁时遇到一份特别棒可是需要英语好的工作,你只能说,我不会耶。” 每一个阶段的努力,都决定了你以后走的路。 一旦走错了,很难再有重来的机会。 新学期要开始了,妈妈希望你珍惜在学校的时间,珍惜学习的时光。 以后能走多远,都只能靠你自己了。 妈妈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穿上你梦寐以求的警察制服,实现你现在的梦想。 那时候,妈妈一定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布谷医生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